蔓草悲风知几秋,黄桑晚叶野云愁。
偃王城下樵苏尽,犹有耕人指旧丘。

【注释】

  1. 蔓草:长满野草的地方(即野地)。悲风:萧瑟的秋风。知几秋:知道过了多久了,指很久很久了。
  2. 黄桑:黄色的桑树。晚叶:落了叶子的桑树。野云:飘浮在野外的云朵。愁:忧愁、哀伤。
  3. 偃王城:即今安徽淮南市境内的古城池,因楚汉相争时的名将彭越曾被封于此而得名,后改名为六安郡。樵苏:柴火和干粮。尽:全部被砍伐一空。
  4. 犹有:还有。耕人:农民。指旧丘:指曾经有过的田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淮南地区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生活的诗。首句写野草长满了荒凉的土地,秋风阵阵吹来,使草木都感到凄凉,似乎知道秋天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这一句渲染出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次句写野草中的桑树已经落了叶子,只有野云在飘浮着,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第三句写在偃王城里到处是荒无人烟的地方,连打柴和做饭的人都没有了。末句写虽然已经没有人在这个地方了,但是还有一位老农民正在指着以前耕种过的田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艰苦生活状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