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落日在旗竿,城外长淮水浸天。
左海门前灯火尽,橹声呕轧夜深船。
【注释】
涟水:古称淮水,流经今江苏淮安等地。旗竿:城头高悬的旗杆。长淮:指长淮河,又称淮水,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流经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橹声:桨声,船桨划水的声响。呕轧(wō yà):声音大而杂乱,此处形容船上的桨声与橹声混杂在一起。
【译文】
夕阳映照在城墙之上,城外的长淮河水淹没了天空。
左海门前的灯火已经熄灭,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听见船桨和桨声相互交织的声音。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作者乘船经过长淮河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故国的深情。首句“城头落日在旗竿”,描绘出了夕阳西下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第二句“城外长淮水浸天”,则将读者的视角从城市推向了广阔的田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第三句“左海门前灯火尽”,则是对夜晚场景的描绘,通过“灯火”二字,我们仿佛能看到夜晚的灯火闪烁,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橹声呕轧夜深船”,则是对船只行驶情景的刻画,通过“呕轧”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船只行驶过程中的颠簸与碰撞,以及船上人们的辛勤劳作。整首诗通过对黄昏、夜晚、船只等景象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长淮河畔的美景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故国深厚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