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晴幽步踏斜阳,残潦青苔曲径荒。
风掷落花填小堑,雨催芳草上空墙。
【注释】
乍晴:忽然天气晴朗。幽步:在静寂无人的小路散步,幽闲、寂静。踏:踩。
斜阳: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潦(liào):积水,这里指积水形成的水洼。
小堑(qiàn):小水沟。
催:催促、催促。
芳草:指青草,这里泛指花草。空墙:指长满野草的墙。
【赏析】
《偶成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组七绝诗。全诗描绘了诗人雨后漫步郊野,看到残潦积水和曲径荒废,风中落花填平小沟,雨中芳草覆盖墙头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一首前两句写诗人雨过天晴后的郊游情景。“乍晴”点明雨过天晴;“幽步”表明诗人在幽暗的小路上悠闲地漫步。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雨后郊游的惬意心情。第三、四句写诗人雨后郊游所见到的具体景物。“风掷落花填小堑”,“小堑”就是小沟;“掷”字用得十分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瓣随风落下,纷纷落入小沟之中的情景。“雨催芳草上空墙”,这句诗写出了雨中的景色。“催”,催促、催逼。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雨过之后看到的景色:空中飘荡着片片花瓣,地上生长着青青的芳草。
第二首首联写诗人郊游所见之景。首句“乍晴幽步踏斜阳”交代了时间、天气以及地点——雨后天晴时在郊外小路上漫步。“踏”字用得十分传神,写出诗人走在小路上,脚下有声音,好像在踏歌而行。颔联写诗人在小路上所看到的景物,“残潦”是指积水形成的水坑,“曲径”则是指曲折的小路。“荒”字写出了曲径两旁长满了荒草,没有行人往来。颈联写诗人在小路上所看到的另一处风景,“风掷落花填小堑”与首联中的“风掷落花”相照应;而“雨催芳草上空墙”又写出了雨后新绿覆盖了长满野草的墙。尾联写诗人在小路上所看到的最后一处景物,“芳草”指长满青草的地方,这里泛指花草。“上空墙”写出了芳草长满了墙头,也反映出春雨的滋润。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致刻画,抒发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