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斋年已老,千经万论不留心。
菩提本自非言说,默默知师得更深。

【注释】

一粥:指简单的饭。 斋:指素食。

年已老:指年纪已大。

菩提:梵语的译音,是佛教对智慧或真理的称呼。本:原来。

非:不是。

默默:静默无声的样子。

知师:懂我的意思。得更深:更明白一些。

【赏析】

这首赠诗是作者为一位年事已高的僧人写的。

诗的前两句说,这位圆明老僧已经活了一辈子,吃的是简单的食物,讲的都是一些佛理禅语,他对这些已经不屑一顾了。这里的“一粥一斋”,就是指的这位年老的僧人的生活习惯,他过着简朴的生活,吃的是简单的饭菜,喝的是清水,连吃和喝都很简单。

第三句说,虽然千经万论,但是这位圆明老僧并不放在心上。这里说的“经”就是佛经,“论”是指各种学说、观点,“不留心”就是说他对这些并不关心。

后两句是说,本来佛陀所要传达的是佛法的真谛,而不应该通过言词来表达。但是这位老僧却默默地领会了佛法的真谛,而且比我们理解的还要深,这真是让人佩服。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向一位年迈的僧人请教,希望他能够领悟佛法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言词上。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他对于佛理的理解,他认为佛法并不是通过言语来表达的,而是应该通过内心的感悟来实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