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物非仆仆,功名愧无心。
倚市安能美,汲泉不厌深。
老人夙有尚,瓶钵好丛林。
安能红尘里,徒使老骎骎。
注释:
- 和鲁直:这是一首写给苏轼的诗。鲁直是苏轼的字。
- 济物非仆仆: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自己。
- 功名愧无心:对功名利禄感到羞愧,无心追求。
- 倚市:在市场中摆摊卖货。
- 汲泉不厌深:从深井中打水喝,不怕深。
- 老人夙有尚:老人以前就崇尚简朴的生活。
- 瓶钵好丛林:把瓶子和碗当作山林一样珍视。
- 安能红尘里:怎么能在纷扰的红尘中。
- 徒使老骎骎:只是白白地让自己变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给苏轼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只求简单朴素的生活,不愿被世俗所累,只是让岁月悄悄流逝,而自己却毫无所得。
首句“济物非仆仆”,诗人以一个“非”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不是那种为了名利而奔波忙碌的人,而是愿意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的人。
次句“功名愧无心”,诗人以一个“愧”字来表明自己的内心,对于功名利禄,他深感惭愧,因为那些都是他所不齿的。
第三句“倚市安能美”,诗人以一个“安能”来强调自己的态度,即使在市场里摆摊卖货,也不会因此而变得骄傲自大,反而会更加谦虚谨慎。
第四句“汲泉不厌深”,诗人以一个“不厌”来表明自己的决心,从深井中打水,不会厌倦,只会越打越深,这象征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事业的追求。
第五句“老人夙有尚”,诗人以一个“夙有”来表明自己的习惯,以前就崇尚简朴的生活。
第六句“瓶钵好丛林”,诗人以一个“好”字来表达对瓶子和碗的喜爱,认为它们就像山林一样值得珍惜。
最后一句“安能红尘里,徒使老骎骎”,诗人以一个“徒使”来表明结果,如果只是活在红尘之中,那么只会白白地让自己变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只求简单朴素的生活,不愿被世俗所累,只希望岁月能够悄悄流逝,而自己却毫无所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