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汉贤相,掾吏亦豪英。
四海付醇酒,乃真知物情。
亡秦馀毒烈,一洗百壶倾。
和气薰醉人,金革乃不鸣。
卑卑谈治道,陋矣洛阳生。
曹参汉贤相,掾吏亦豪英。四海付醇酒,乃真知物情。亡秦馀毒烈,一洗百壶倾。和气薰醉人,金革乃不鸣。卑卑谈治道,陋矣洛阳生。
注释:
- “曹参汉贤相”:曹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贤明宰相,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清廉的作风闻名于世。
- “掾吏亦豪英”:这里的“掾吏”指的是汉代的官员。他们虽身份卑微,但同样具备豪迈和英勇的品质。
- “四海付醇酒”:将全国(四海)比作美酒,意味着国家的治理需要像美酒一样的醇厚。
- “乃真知物情”:通过饮酒来真正理解世间万物的情感和道理。
- “亡秦馀毒烈”:亡秦即指秦朝灭亡后的余毒,形容历史上的暴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 “一洗百壶倾”:比喻彻底清除各种弊病,恢复国家的清正廉洁。
- “和气薰醉人”:和睦的气氛能使人沉醉,形容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人愉悦。
- “金革乃不鸣”:金戈铁马之声不再响起,象征着和平时代的来临,战争的喧嚣被平息。
- “卑卑谈治道”:虽然地位低下,但依然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
- “陋矣洛阳生”:对那些自以为是、眼界狭窄的人表示了轻蔑。
这首诗通过对曹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其政治才能和清廉为官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借酒喻理,揭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看法,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