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
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
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
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
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
辛苦豳父兄,无衣畏风霜。

莎鸡

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

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

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

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

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

辛苦豳父兄,无衣畏风霜。

注释:莎鸡:一种昆虫,生活在草丛中。

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

【注释】:金风:指秋天的萧萧风声。伏:藏匿。玉树:比喻树木。

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

【注释】:喓喓:蟋蟀的鸣叫声。草间虫:指蟋蟀在草丛中鸣叫。时:时节。

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

【注释】:楚客:指屈原,古代楚国的诗人。藜床:用藜草编织的简陋床铺。

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

【注释】:劳劳:形容蟋蟀叫声的声音。檐:屋檐下。

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

【注释】:孤轮:蟋蟀的足部。曳:拖动。独茧:指蟋蟀产下的卵茧。折管:指吹笛乐器。

辛苦豳父兄,无衣畏风霜。

【注释】: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中部地区。父兄:泛指家人。

赏析:

本诗以蟋蟀为题,通过描述蟋蟀的叫声和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描绘了蟋蟀在秋风中鸣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又描绘了蟋蟀在草地上跳跃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通过蟋蟀在草丛中的鸣叫,引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第三句“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思乡心切的情感。第四句“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一起欣赏月光的场景,表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幸福。

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在最后两句“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中发出了深深的哀叹。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蟋蟀的形态,更通过其鸣叫之声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整首诗虽然只是通过蟋蟀的鸣叫来表达情感,但其中蕴含的深沉意境却让人深思。诗人借助蟋蟀这一意象,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人们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