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谪官时,帝问司酒神。
曰此好酒徒,聊给酒养真。
去国一千里,齐安酒最醇。
失火而遇雨,仰戴天公仁。
【注释】:
1.谪官:被贬官。
2.司酒神:主管酒的神灵。
3.曰(r)此好酒徒:说我是个爱喝酒的人。
4.聊:姑且。
5.给:供给,这里指提供。
6.真(zhēn):本性,真情。
7.齐安:地名。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因有美酒而著称。
8.失火而遇雨:形容生活困顿潦倒。
9.仰戴天公仁:仰望苍天,感激上天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遭贬谪时所作。他自比为“好酒徒”,以“聊给酒养真”表明自己并非贪杯之徒,而是借酒消愁。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朝廷的不满。
首二句写自己谪官后的生活。“初谪官时”,说明自己刚遭到贬谪;“问司酒神”,是说自己被贬到一个地方后,便向主管酒的神请示,希望他能保佑自己。这两句看似轻松,实际上流露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三、四句写自己的遭遇。“去国一千里”,表明自己被贬的地方离家乡很远,“齐安酒最醇”,则说明那里有一种很好的酒,足以解渴充饥。这里的“齐安”是指安徽寿县一带,因为那里盛产名酒。诗人在诗中巧妙地用了一个典故:“楚人献宝珠于荆王曰:‘夜光之璧,可以照乘也。’王以献夫人,夫人说之。左右以告,王曰:‘夜光它以照乘乎?余尚恶其昏昧,况以照美人哉!’”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楚王得到的夜光璧虽然珍贵,但用来照明却嫌它昏暗,不如一块普通的宝玉有用。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被贬的地方虽然很好,但也比不上家乡的齐安。
五、六句写自己被贬后的心境。“失火而遇雨”,是说自己遭遇了不幸,就像遇到了火灾而又遇上了下雨一样,既无法扑灭大火,也无法驱散乌云。这里的“失火”比喻政治上的失意,“遇雨”比喻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仰戴天公仁”,“仰”字表现出了作者对天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愤。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境的描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感慨和不平之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