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陈许郊,千里平若掌。
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
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扬。
乔林多疾风,寒涧有馀涨。
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
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
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
勿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
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
长抱羁旅愁,何时税归鞅。

【注释】

陈许:古郡名,今河南省境内有两处。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荆榛:丛生的野草。

乔林:高大的树木。

棘篱:荆棘编织的篱笆。

茅屋:用茅草盖的屋子。

土榻:用土块垫成的床。

秣马:喂马。古代出征时,常以谷物喂养马匹。

瓦盎:陶制的盛器。

税归鞅:辞官归田。鞅:通“鞅”,束缚,引申为束缚。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在西华道中所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长安出发,经过陈许到西华途中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全诗四段,第一、二段写旅途所见之景;第三段写村居见闻;第四段抒发感慨。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调慷慨激昂,风格质朴无华,具有很高的价值。

第一段写旅途所见之景。首句点明行经之地,陈许即今河南淮阳一带。次句言千里路遥,一望无边如掌,可见路途之漫长,也暗示作者心情之沉重。三、四句写居民生活贫困,田野荒芜,农民辛苦耕作而收成甚微,连老鹰都飞得高高的,以惊散人们的视线。五、六两句描绘出旷野中的情景。风势强劲,刮起的树枝横飞,涧水暴涨。七句写村居之景。荆棘编成的篱笆遮蔽着茅舍,鸡犬进入村巷。八句写农家劳作情景。主人清扫土榻,准备迎接早晨的客人,同时还要准备早餐,喂好马匹。九、十句描写儿童劳动景象。他们到井边打水,将脏水倒进瓦罐里,又装满了一瓦罐脏水。十一、十二两句写农妇劳作情景。她们不要悲伤自己贫穷简陋的生活,满足于能自给自足,不奢求别的什么。最后两句是诗人抒发感慨的话:“嗟予走薄宦”意思是说,我奔走仕途多年。“奔走年将壮”意思是说,我已步入成年,奔波仕途已多年。“长抱羁旅愁”是说,我长期怀抱着羁旅的忧愁。“何时税归鞅”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辞官归田呢?

第二段写旅途所见之景。首句写陈许道中的景色: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使人感到迷茫和不安。次句写沿途的景色:山峦重叠,草木繁茂,道路坎坷不平。三、四句写旅途中所见的行人和牲畜。他们或匆匆赶路,或悠闲自得,或结队而行,或单枪匹马。五、六句写旅途中所见的村庄。村庄虽然不大,但炊烟袅袅升起,显得热闹非凡。七、八句写途中所见的景物。山岭上松柏参天,绿树荫翳,山谷中清流潺潺,泉水潺潺作响。九、十句写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青山翠谷,绿水蓝天,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十一、十二句写沿途所见的人和事。有人骑马疾驰,有人扬鞭远去,有人挥剑高歌。这些形象既生动鲜明,又富有诗意。十四至十六句写旅途中所见的景色。山势陡峭,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令人胆战心惊;涧水湍急,奔腾咆哮,溅起的水花冲天而起;深山幽谷之中,瀑布飞流直下,声震山谷。十七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路上行人络绎不绝,马车往来穿梭,人与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十八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车马奔驰,尘土飞扬,马蹄声、车轮声、马蹄踏地声、车轮滚动声、马蹄击地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十九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路边的杨柳垂柳依依,山崖上的松柏郁郁葱葱,野花遍地生长。二十至二十一句写旅途中所见之人。他们或驾马车出游,或骑马游览,或策马奔腾,或扬鞭欢叫。二十一至二十二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山间溪流清澈见底,山泉叮咚有声,溪边的石头光滑平整。二十三至二十四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小路上草丛中常有野兽窜过,山崖上有野兽栖息,树林里有猛禽飞翔觅食。二十五至二十六句写旅途中所见之景。高山耸入云霄,树木丛生,枝叶茂盛,青松翠竹郁郁葱葱。二十七至二十八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鸟儿鸣叫着飞向天空,猿猴攀爬在树上,雄鹰展翅高飞,猛兽腾空而起。二十九至三十句写旅途中所见之景。高大的树木挺拔苍劲,密布着荆棘和藤蔓的栅栏遮护着茅草屋,茅屋旁边有鸡狗出入,家畜在庭院中自由自在地活动。三十一至三十二句写旅途中所见之人。农夫们打扫着土墙,备好马具准备迎接早晨的主人;孩子们提着水桶到井边汲水,将脏水倒进瓦罐里,又装满一瓦罐脏水。三十二至三十五句写农人在田间劳作的情形。他们在田间劳作,将庄稼收割后堆积在瓦罐里。三十三至三十四句写农人在房前屋后的劳作情形。他们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三十五至三十六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主人正在用木槌拍打土墙,准备用餐。三十七至三十八句写农人在院子里劳作的情形。他们准备牲口饲料,喂好马匹,备好早餐等待主人到来。三十八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农妇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三十九至四十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四十一至四十二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四十三至四十四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四十五至四十六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四十七至四十八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四十九至五十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五十一至五十四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泥土涂抹房屋四周。五十五至五十六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灰尘,用兔子毛和鸟羽修补屋顶。五十七至五十八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土涂饰墙壁。五十九至六十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巴抹墙抹顶。六十一至六十二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巴抹墙抹顶。六十三至六十四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巴抹墙抹顶。六十五至六十六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巴抹墙抹顶。六十七至六十八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巴抹墙抹顶。六十九至七十句写农人在厨房里劳作的情形。厨工正在用木棒敲打墙壁清理尘土,用泥巴抹墙抹顶。七十一至七十二句指出农人的劳作是艰苦的。《诗经》上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耕社会最普遍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这里,由于土地贫瘠、收成不好、气候恶劣等原因,农民不得不在白天辛勤劳作直到天黑才回家休息,这种艰辛可想而知!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们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七十九至八十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作者的感慨之言:“勿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意思是说:不要为贫困而悲伤叹息,只要能够自足就满足了,没有必要有什么更大的追求和奢望啊!

这首诗通过旅途所见、所闻来反映农村的萧条、贫苦和劳苦百姓艰难的生存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时的愤懑心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感同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