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冤句民,盗若春竹笋。
异时用武吏,搏击纵鹰隼。
洋洋刘太守,岂弟发素蕴。
凶年盗乃减,见谓君子敏。
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
庶几从风靡,少缓束湿紧。
君家庞眉伯,学行我标准。
捧书见华发,应为一笑听。
诗句释义
1 吾闻冤句民,盗若春竹笋:这句话表达了我听说在冤句的人民中,盗贼如春天的新发的竹笋一样多。”冤句”是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此处用来象征地方贫困、民不聊生的状况。”盗”指盗贼,“春竹笋”形容盗贼数量众多且迅速生长的情况。
异时用武吏,搏击纵鹰隼:此句暗示在适当的时机,将会使用武力来对付那些像鹰隼一样的恶人。”异时”指的是将来的时间,”用武吏”即指有能力运用武力的官员。”搏击”和”纵鹰隼”都是比喻,表示用强力手段打击敌人。
洋洋刘太守,岂弟发素蕴:这里提到的刘太守可能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地方长官,他以温和的态度处理政务,展现了他的善良与智慧。”洋洋”形容其治理有方。
凶年盗乃减,见谓君子敏:在灾害年份,盗贼活动减少,人们认为这是由于君子(这里指刘太守)的敏捷治理。”凶年”通常是指灾荒之年,”盗乃减”说明治安好转。
先生衍诗书,循吏副忧轸:这里的先生可能是对刘太守的尊称,他不仅致力于诗书的传授,也是一位遵循法规、深为百姓所忧的官员。”衍”可能是指扩展或推广的意思。
庶几从风靡,少缓束湿紧:这句话表达了希望先生能够像风一样影响民众,使得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同时也期望能稍微缓解一下百姓因为连年灾害而受困的生活状态。
君家庞眉伯,学行我标准:在这里,”君家”可能指的是先生的家庭或者老师,”庞眉伯”是对先生的尊敬称呼。”学行”则指的是学问和品行。
捧书见华发,应为一笑听: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手持书籍,脸上带着笑容。这反映了先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
译文
我听闻在冤句的民众之中,盗贼如春笋般快速增多。
未来将有良吏出现,他们像猛禽一样挥舞着利剑,打击邪恶。
在刘太守的带领下,当地民众安宁幸福。
在灾年里,盗贼数量锐减,大家都认为这是由于您明智的治理。
您是一位传播诗书的人,也是一位遵法守纪的官吏。
希望您能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让社会风气更加美好。
您的家风严谨,学问和品行都值得我们的学习。
看到您手捧书籍,满头华发,定会心生欢喜。
赏析
本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一位地方长官刘太守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改善当地民生,使社会风气得到净化。诗中的”先生”既是对刘太守的敬称,也象征着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整首诗通过对刘太守的描述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这位地方官的赞扬以及对良好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