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骄不行,冻雨作飞雪。
夜深归无烛,已觉马蹄滑。
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
堂寒晓附火,檐滴更清绝。
前者城东游,桃李粲已发。
阴阳不可料,寒气晚犹泄。
青青高坡麦,旧事日可阅。
当春望时雨,盛雪或为孽。
生民常苦勤,不敢爱膏血。
如何待一饱,常苦神物夺。
茫茫元精理,未易论本末。
解裘换斗酒,莫畏衣百结。
【注释】
①骄不行:娇媚,不肯停留。②夜深归无烛:夜深了没有火把。③通夕注不歇:整宿地不停滴落。④堂寒晓附火:早晨在寒冷的室内点燃火取暖。⑤檐滴更清绝:屋檐上滴水声音更为清脆。⑥前者城东游:以前曾到城东游玩。⑦阴阳不可料:天象不能预料。⑧膏血:指人的血汗。⑨元精理:天地万物的精华道理、元气之理。⑩莫畏衣百结:不要怕衣上打了许多补丁。
【译文】
春云娇媚不肯停,冻雨变成飞雪来。
夜深回舍无灯烛,已见马蹄下湿滑。
谁知事情还未完,整宿不停滴漏水。
清晨室内生炉火,屋檐滴答声更加清幽。
从前城东游玩过,桃柳盛开花正艳。
天象阴晴无法预测,寒气到了晚上才散尽。
青草高坡麦子黄,旧事可查日历看。
春天盼雨是常情,大雪也成灾祸端。
百姓勤劳苦不堪,不敢爱惜自己的血汗。
如何能吃饱肚子,常常被神灵夺食粮。
茫茫宇宙有玄机,难以论定其本末。
解下裘衣换美酒,不怕衣服打满补丁。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时的诗作,时值大历五年(770年)正月。诗人因避乱入蜀,居蜀期间,生活困顿,心情苦闷,因而写下了不少抒发穷愁潦倒之慨的作品。此诗即其一。
首联写冬去春来,气候的变化。“骄不行”三字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冻雨作飞雪”则点出了冬天的严寒。两句一扬一抑,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喜爱和赞美。颈联写夜深回舍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从外面回来,看到家里灯火通明,想到白天出门在外,晚上回家却看不到灯光,就感到十分辛苦。而自己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然不得不赶路,这不禁使人感到辛酸。尾联写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他担心未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反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表现出他的坚定信念。
全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