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
良人佣车毙车下,老妇抱子啼空室。
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
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汍澜。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一亩秋蔬半成实”一句,诗人写自己辛苦耕作的田地里,秋收的蔬菜已经收获了一半,而自己却连一顿热乎乎的饭都吃不上,这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和艰辛。“灶突无烟已三日”一句,诗人写自家的炊烟已经三天没有冒起来了,这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百姓们生活困苦的状况。“良人佣车毙车下”一句,诗人写家中的亲人因为生计艰难,不得不去当雇工,结果死在了车下,这体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老妇抱子啼空室”一句,诗人写家中的老妇和孩子在家中哭泣,这反映了当时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悲惨。“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两句诗中,诗人通过描写秋天、天气寒冷、饥饿和衣着单薄等自然景物来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写自己作为官吏无力救治时局,只能看到百姓们因饥饿而流泪,从而抒发了对战争造成的人民苦难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我家种了一亩秋菜,收获了一半,家里却已经三天没有烟火。
我的好丈夫为了生活去当雇工,结果死在了马车下面。
家中的老妇人抱着孩子哭泣,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回响。
秋风萧瑟,九月的天已经变得寒冷起来,饥饿让我无法吃饱,衣服也穿得十分简陋。
我身为官吏却没有能力救助苍生,只能看着百姓们因饥饿流泪。赏析:“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此句写自己辛勤耕作的一亩秋田里的收获只有一半,家中炊烟早已断了三天,可见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良人佣车毙车下”一句,诗人写家中的亲人因为生计艰难,不得不去当雇工,结果死在了车下,这体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老妇抱子啼空室”一句,诗人写家中的老妇和孩子在家中哭泣,这反映了当时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悲惨。“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两句诗中,诗人通过描写秋天、天气寒冷、饥饿和衣着单薄等自然景物来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汍澜”一句是说作者作为一个小吏,虽然很想为百姓做些事,但无奈自己的力量太小,无能为力,只能在一旁看着百姓们因饥饿而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