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才子悲流落,一听琵琶谓天乐。
青衫裛泪作长歌,谁取篇章和宫角。
谯东夜久行人稀,卧闻此歌歌者谁。
歌侣旧时人不见,举头欲听泪双垂。
画堂青琐春无事,几听此歌还几醉。
东风桃李作黄埃,宝箧尘昏谱闲字。
一声一听一情伤,未老应知几断肠。
展转曲终灯烬落,荒城寒月夜飞霜。
宿谯东逆旅夜闻歌白公琵琶行
元和才子悲流落,一听琵琶谓天乐。
青衫裛泪作长歌,谁取篇章和宫角。
谯东夜久行人稀,卧闻此歌歌者谁。
歌侣旧时人不见,举头欲听泪双垂。
画堂青琐春无事,几听此歌还几醉。
东风桃李作黄埃,宝箧尘昏谱闲字。
一声一听一情伤,未老应知几断肠。
展转曲终灯烬落,荒城寒月夜飞霜。
【注释】:
宿谯东:留宿在谯东。谯东,古地名,今安徽毫州一带。逆旅,旅舍、旅店。
白公:白居易。
浥:沾湿的意思。
晞:同“曦”,太阳初升。
青衫:官服。唐代士子常穿青色官服。
青琐门:指皇宫的侧门,因以之借称宫廷或贵族府第。
无事:无事可为。
黄埃:飞扬的土尘。
宝箧:珍贵的匣子。尘昏:尘土模糊不清。
一曲一意:指每一段曲子都有它特定的内容和感情。
展转:翻来覆去,形容睡不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写于公元823年(元和八年)作者任江州司马时期。诗中通过宿店听歌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愤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就点明了地点是宿店。在这里,诗人遇到了一个弹奏琵琶的女子,她的声音如同天籁般美妙动听,让所有听过的人都为之动容。这里的”元和才子”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也表达了他对当时文坛状况的不满;”流落”则暗示了他的失意和孤独;”天乐”则赞美了琵琶声的美好。
诗人又写了自己听到女子弹琵琶后的反应。他泪湿青衫,长歌当哭,想要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发现没有人愿意为他写下这样的曲子。这反映出当时文人的地位并不高,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女子的描述。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弹奏琵琶,歌声悠扬,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去聆听。但是,当她唱出《琵琶行》的时候,却没有人能听懂她的歌词,只有她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流泪。这既反映了女子的寂寞和无助,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理解。
诗的结尾又回到了对音乐的感受。当夜幕降临,灯火渐渐熄灭的时候,诗人独自躺在床上,听着琵琶的声音,感受着其中的悲凉和哀愁。在这样的夜晚里,月光洒满了荒城,带来了一丝寒意和凄凉的感觉。这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描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宿店听歌的经历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内心的痛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于女子和琵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