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筋柳骨世不闻,翟公笔力回千钧。
十年声名满四海,淮阳邂逅双朱轮。
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高谈亹亹云汉上,一扫阘茸如灰尘。
夜光明月不计数,坐使衰弊生精神。
恨无金玉相报答,还家三叹嗟我贫。
青灯论文夜未分,晓闻门外送使君。
问君舍此去安往,紫皇诏归侍玉宸。
锋铓发硎断犀象,好为明主裁丝纶。
论思献纳乃其职,况公之意常在民。
追还三代旧风采,主以事实致此文。
圣君贤相有美意,笔端与物为阳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为好友翟公巽赴中书舍人一职所写的送别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韩筋柳骨世不闻,翟公笔力回千钧。
注释:韩筋柳骨形容人的书法刚健有力,如同筋骨一样坚韧;翟公笔力回千钧则形容翟公的书法力量之大,可以撼动千钧重物。
赏析:这里赞美了翟公的书法技艺高超,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

第二句:十年声名满四海,淮阳邂逅双朱轮。
注释:淮阳指的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这里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朱轮指代的是高级官员的马车,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翟公在十年间声名远播,影响力遍布四海,他的才华和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第三句: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注释:老翁空疏是指年岁已高但学问并不深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对翟公的才华和品德十分敬佩。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翟公深厚的敬仰之情,尽管自己已经年迈,但对于翟公的才华和品德却深感钦佩。

第四句:高谈亹亹云汉上,一扫阘茸如灰尘。
注释:云汉是天空的别称,这里比喻翟公的谈吐高远,言辞激昂;阘茸则形容低俗、粗俗的事物,这里比喻那些庸俗之辈。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翟公言谈高雅,能够一扫庸俗,使人心旷神怡。

第五句:夜光明月不计数,坐使衰弊生精神。
注释:这句话意味着在翟公的影响下,作者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翟公的影响力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使人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六句:恨无金玉相报答,还家三叹嗟我贫。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翟公的感激之情,但由于自身贫困而无法回报翟公的恩情。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无奈,因为自己的贫困而无法给予翟公足够的回报。

第七句:青灯论文夜未分,晓闻门外送使君。
注释:青灯指的是夜晚读书时用的灯光,此处借指夜晚;使君是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勤奋学习的情景,以及清晨听到门外送别使者的消息。

第八句:问君舍此去安往,紫皇诏归侍玉宸。
注释:紫皇诏归侍玉宸是指皇帝的命令,让翟公回归宫廷侍奉皇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翟公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朝廷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九句:锋铓发硎断犀象,好为明主裁丝纶。
注释:锋铓发硎是形容锋利如刀剑出鞘,硎是磨刀石的意思;断犀象则表示用笔锋锐利地处理政务,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翟公的才华和能力,认为他能够像锋利的刀剑一样解决问题,为朝廷做出贡献。

第十句:论思献纳乃其职,况公之意常在民。
注释:论思献纳是指讨论政事、表达意见的职责;况公之意常在民则指翟公关心民生疾苦。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翟公职责的认识,认为他不仅是朝廷的官员,更是关注民生的政治家。

第十一句:追还三代旧风采,主以事实致此文。
注释:追还三代旧风采是指恢复古代的风范;主以事实致此文则指君主用事实来表彰这位文人。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君主能够重视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使得文风得以延续。

第十二句:圣君贤相有美意,笔端与物为阳春。
注释:圣君贤相有美意是指君主和贤臣都有美好的意愿;笔端与物为阳春则形容文字如同春天的气息一般温暖人心。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和贤臣美好愿景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政策和治理能够让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翟公的描述和对其才华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和仕途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