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
小园十步绿如云,一时桃李事已毕。
犹有荼蘼数朵在,未觉尘沙污玉质。
金沙格俗终可怜,腻白娇红如欲滴。
老夫睡起听山禽,竹间林外纷嘲啧。
笋生渐惬子猷愿,梅熟未邀朱老吃。
翻书只作随睡具,倾壶屡进忘忧物。
今春风雨稍依节,上田麦穗过数尺。
但知洗眼看世涂,莫厌终身守蓬荜。

【注释】堂:指庭院。妄出:随便出门。小园:庭院中的小园子。桃李事:指花事已毕。荼蘼(tuó mí):一种植物,夏季开花,花色有红、白、黄、紫等。俗:庸俗。格:此指格律诗的声韵格律,也指诗歌的形式。沙:指泥土。玉质:喻指洁白美丽的质地。沙:指尘土。子猷:王献之,字子猷。传说他常在雪地上赏梅,见有落梅就取来赏玩。“笋生”二句:意谓春笋生长得快。子猷愿:子猷赏梅的故事。朱老:即朱晦庵(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曾邀游东园。翻书:指读书。随睡具:指随手拿的书是睡觉用的。倾壶屡进:指频频倒酒劝饮,忘忧物:使人忘却忧愁的东西。洗眼:指洗耳。世涂:世间尘世。守蓬荜:住在草屋里。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东园中宴坐,观赏庭院中盛开的桃花,以及园中小园子中生长的竹子和春笋,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首联:“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意思是说,我在堂中宴坐,不去随意走出庭院。庭院里的青春美景,一转眼就像失去了一样。

颔联:“小园十步绿如云,一时桃李事已毕。”意思是说,庭院中种着十步宽的小园,绿色一片像云一样浓密。这时桃花、李花都已开放完毕。

颈联:“犹有荼蘼数朵在,未觉尘沙污玉质。”意思是说,庭院中还有荼蘼花几个在,还没有感到泥土和尘土污染了它那洁白美好的质地。

尾联:“金沙格俗终可怜,腻白娇红如欲滴。”意思是说,那些用黄金箔纸装饰的格律诗,真是庸俗不堪,那些白色的娇嫩的红色鲜艳的花朵,简直像快要要滴下来的水珠一样。

整首诗以诗人的眼光描绘了东园的美丽景色和美好事物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爱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揭示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