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阴当午起犹慵,断送残春醉梦中。
桑柘成阴桃李尽,一川零乱柳花风。
《漫成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第一句“庭阴当午起犹慵”,描绘了庭院中树木在中午阳光下的影子,显得慵懒而宁静的景象;第二句“断送残春醉梦中”,则表达了诗人在醉酒的状态下,似乎已经将春天流逝的忧愁全部忘却;第三句“桑柘成阴桃李尽”,通过描述桑树和柘树茂盛遮阴,以及桃树和李树都已凋零,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却又不免衰败的图景;第四句“一川零乱柳花风”描绘了随风飘落的柳絮,给人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凄凉之感。
译文:
庭荫当午时仍觉慵懒意未消,春去留愁醉入梦乡。
桑柘茂密树影成阴遮地日,桃李盛开已过春光美。
一川柳絮纷飞似雪花飘摇,春风微拂吹落满天白茫。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夜泊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其中,“庭阴当午”意味着午后的阳光照射进庭院;“醉梦中”则是诗人在醉酒后进入了梦境。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春天的美景被无情地打断,诗人对春天逝去表示遗憾。最后,诗人以“一川柳絮”象征春天的结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沉思。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稍纵即逝的春天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背景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