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灭群雄力未疲,赭山射海奋馀威。
谁知传与痴儿子,祇得阿房似旧时。
读秦纪二首
赏析古诗中历史典故与人物情感交织
- 诗句原文
烹灭群雄力未疲,赭山射海奋馀威。
谁知传与痴儿子,祇得阿房似旧时。
- 译文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的威武与野心,展现了古代帝王的雄心壮志和权谋手段。其中“烹灭群雄”指秦始皇消灭了众多诸侯,统一六国,显示出其强大的政治军事手腕。“赭山射海”则形容秦始皇的雄心壮志,意在展现其超越常人的抱负和决心。然而,诗中的“痴儿子”暗讽后世子孙未能继承先辈伟业,仅继承了秦朝的繁华与奢侈,却失去了治国安邦的智慧与远见。
- 关键词注释
- 烹灭:消灭并消除。
- 群雄:指战国时期各国的势力。
- 赭山:古地名,今属河南。
- 射海:比喻力量强大,可以征服远方。
- 阿房宫:秦始皇建造的宫殿,后来被焚毁。
- 赏析
本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及其对权力的追求。通过对“烹灭群雄”和“赭山射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拓土的赞美,同时对其过度扩张、奢侈腐化的一面进行了批判。诗中的“痴儿子”既是对后代的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更迭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既展现了历史的宏大叙事,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