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
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

【赏析】

《感春十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排律组诗。此诗写于天宝年间(742~756),诗人在长安任太乐丞时所作,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全诗以“感春”为题,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感伤春景、春光易逝之作,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生活片断,抒写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一、二句,描绘了清晨起床后的情景。

“今晨起何早? 盥漱坐南轩。”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早起后洗漱完毕,坐在南边轩窗前静心养神的情景。“何早”二字表明了时间的紧迫。“盥漱”,是古代的一种清洁卫生的习惯,即用水洗头发和脸面。“坐南轩”,则是坐在房屋向南的廊子上休息。“洗面”、“坐轩”,都暗示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高柳”“乱泉”,则渲染了一种清幽、幽静的环境氛围,使读者感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宁静、安详,与外面的喧闹嘈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室内静坐时的心境。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这两句描写了窗外传来的声音,“啄木”指的是鸟雀啄食树枝的声音,“春渠”是指春天的溪水声,“鸣乱泉”则是形容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潺潺声音。这些声音,一方面给人以清新之感,另一方面,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悠然”二字,则表明了诗人此时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五、六句,描述了诗人在室外的活动。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这两句是说:我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心中默念着,又有谁能与我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呢?“悠然”,是安闲自在的意思;“默默”,是沉默无声的意思;“谁与言”,即“有谁可以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呢?”这四字既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又表明了诗人此时孤独、寂寞的状态。

七、八句,描绘了诗人在室内阅读的情景。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这两句说的是:我点燃香炉,翻阅着素净的书卷,同时将双手浸入水中清洗一下,以便能更好地阅读这些书籍。“香炉”是古人熏香用的器具,“素书”则是指那些没有插图、文字简练的书籍,“灵篇”则是指那些内容精深、寓意深远的文章或诗词。这两句既表现出了诗人的专注、认真的态度,也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对学问的追求。

九、十句,描绘了诗人在室外的活动。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精神爽朗,身体舒适,真气自然和谐。“神爽”一词,既表现了诗人此时的精神状态,又表明了他追求身心健康的愿望。而“道自合”,则暗示出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遵循了自然规律,顺应了自然之道。

十一、十二句,描绘了诗人在室外活动的情景。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头发随风飘散,我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摆脱了一切烦恼和困扰。“萧萧”,是形容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毛发轻”,则是指头发因风力作用而变得轻薄;“浩气”是指浩然正气;“昏烦”则是比喻人的各种烦恼和困扰。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愉悦,又暗示了他追求健康生活的愿望。

十三、十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室外活动的情景。

“呼童策藜杖,蹑履开中园。”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呼唤仆人拿着藜杖,步行穿过院子去采摘一些蔬菜。“呼童”,即召唤仆人;“策藜杖”,即用藜杖作为支撑;“蹑履”,则是穿着鞋子行走的意思;“开中园”,则是指去院子里采摘蔬菜。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又表现了他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十五、十六句,描绘了诗人采摘蔬菜的情景。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摘了一些枸杞和菊花,回家后准备做成菜肴来品尝。“撷”,即摘取;“杞”是一种植物名,这里指枸杞果;“菊”是一种植物名,这里指菊花;“盘飧”是古代的一种食物名称,指盘中的食物。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又暗示了他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十七、十八句,描述了诗人用餐时的场景。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已经吃饱了,又有谁能和我一起快乐呢?于是,我登上高山,眺望远方的南山。“既饱”,即已经吃饱了的意思;“谁与乐”,即谁又能和我一起快乐呢?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又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登高”一词,既表达了诗人想要一览众山小的愿望,也暗示了他的志向远大和胸怀壮志的性格特点。“望南山”,则是表示诗人想要遥望远方的南山,寄托了他的理想和抱负。

十九、二十句,描绘了诗人用餐后的情景。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这两句的意思是:回到住所之后,我倒上一杯美酒,喝了几口后心情愉快地笑了起来。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暗示了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