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冽已戒候,阴淡达朝昏。
出门无所诣,幽斋谁与言。
尘埃群书积,兴至时一翻。
呼儿具枣栗,时亦赖芳樽。
老肌畏寒苦,幸此手足温。
窗间有旧笔,得句时复援。

译文:

九月末风雨初寒,栗冽已戒候,阴淡达朝昏。出门无所诣,幽斋谁与言。尘埃群书积,兴至时一翻。呼儿具枣栗,时亦赖芳樽。老肌畏寒苦,幸此手足温。窗间有旧笔,得句时复援。

注释:

  • 栗冽(lì liè):形容天气寒冷而刺骨。
  • 戒:警惕。
  • 阴淡:天色昏暗。
  • 诣:到,这里指拜访。
  • 呼儿:叫儿子。
  • 具:准备。
  • 得句(jué):得到诗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末冬初的寒冷时节,独自在家中的生活情景。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家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九月末风雨初寒,栗冽已戒候,阴淡达朝昏。”诗人首先描绘了秋末冬初的天气状况,秋风凛冽,天色昏暗,给人一种冷飕飕的感觉。这里的“栗冽”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凉爽和寒冷。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警惕性,因为天气的变化让人容易感到不安。
    颔联“出门无所诣,幽斋谁与言。”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出门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能呆在家里。而在幽静的书房中,又有谁能与他交谈呢?这里的“无所诣”表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而“谁与言”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颈联“尘埃群书积,兴至时一翻。”则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和热爱。虽然家里堆满了灰尘的旧书,但在他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翻开一页看看。这里的“尘埃群书”形象地描绘了家中书籍的堆积情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尾联“呼儿具枣栗,时亦赖芳樽。”则描绘了诗人与家人的互动。他叫儿子准备一些红枣和栗子,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也感谢儿子为他准备了美味的食物和酒水,使他能够享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秋末冬初的寒冷时节,独自在家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