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庭下菊,萧萧何及时。
郊原一秋暵,麦种待荣滋。
今年真有秋,禾菽实累累。
老农笑谓予,不复悯汝饥。
桑榆可析薪,秋风可夜吹。
晴明理罝缴,雉兔日已肥。

【注释】

九月末:秋季的最后两个月,即九月和十月。

风雨初寒:天气开始转凉。

萧萧:形容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郊原:郊外的原野。

暵(huò):干枯、荒芜。

麦种:即麦苗,指秋天播种的麦子。

实:成熟,结果。

老农:年老的人,这里指农夫。

桑榆:夕阳,比喻晚年或迟暮的时光。

析薪:砍柴。

秋风:秋风起时。

晴明:晴朗的天空,天气晴明。

理罝缴(jūzāo):整理弓箭。罝缴是一种狩猎用的网。

雉(zhì):野鸡。

兔:兔子。

肥:指长得壮实。

【赏析】

《秋晚出城四首》是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秋末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共四首,每首都写于诗人晚年流寓四川成都草堂时。此诗写农民在秋日收获后的生活情景。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秋日田野景象:九月里,天气渐凉,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而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菊花开得正旺,仿佛是及时令的使者。接着,诗人又写了一个场景:田野里一片荒凉,连一丛一丛的麦苗都看不见了。诗人用“萧萧”二字写出了风势之猛烈,用“暵”字写出了田野之荒凉。这两句是说,田野里已经没有庄稼了,只剩下了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接下来,诗人又描绘了一个新景:农民们在田边休息,准备过冬;他们用桑树和榆木来烧柴火,以抵御寒冷的北风。诗人用“可”字表现出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最后,诗人描写了农民们的收获情况:田野上到处可见熟透的禾谷和豆类作物,农民们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们告诉诗人,今年是个丰收年。最后两句,诗人又写了另一个场景:秋天到了,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把打来的猎物放在院子里喂鸟。诗人用“老农笑谓予”来表示对农民的赞美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的丰收景象,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