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草草是客,寝室泠泠似僧。
春寒犹须篝火,夜书颇复明灯。
【注释】
夜坐:在夜晚读书。三首:三首诗。
门庭草草是客,寝室泠泠似僧。
门庭:指家门庭院。草草:匆忙的样子。
客:指作者自己或客人。
泠泠:形容水声清冷。
是客:犹言“如客”。
寝室:指居室。
泠泠:形容声音清冷。
似僧:形容声音清雅。
【译文】
我家的门庭虽然简陋,但我像客人一样匆匆而来;我住的地方虽寂静清冷,却如同一位高僧一样。
春寒尚需火炉取暖,夜晚读书需要明灯照亮。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表现了他在幽居独处时的寂寞与苦闷。首句“门庭草草是客”点明了作者的心境——他像一个匆匆而来的客人,来去无定,寄身于外。次句“寝室泠泠似僧”,进一步渲染出他的孤寂、冷清的心境,他住在寂静而清凉的禅房,仿佛一个僧人,这又为下一句“夜坐”作了铺垫。
“夜坐”两句,从正面写“夜坐”的情景:夜深了,寒气袭人,他不得不点燃火炉来取暖;为了不妨碍别人休息,他还点上一盏小油灯,以驱散黑暗,照亮自己的读书之志。这里,既写出了他孤寂、冷清的心境,更表现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执着精神。
诗篇前两句写自己像客人一样匆匆而来,后两句写自己像僧人一样住着冷冰冰的房间,中间两句则写自己在夜深人静时还要点燃火炉读书。前后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