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馀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馀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注释:寒食节那天,一群孩子在尼姑庵里游玩,杂草丛生的树枝上已经满是春天的气息,而周围的竹子高耸入云,有上万个。头陀寺的山顶好像云顶一样,迎接着前来的宾客们,这恐怕就是当年刘禹锡被贬官时住过的那所头陀寺院吧。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和十年(815)诗人任连州刺史期间。诗人以寒食佳节之机,带领孩子们去郊外游览,欣赏春光。他首先描绘了郊外迷人的景色:杂花盛开,树木繁茂,春意盎然。但诗人的目光并不停留在这些景物本身,而是将视线投向了远处的竹林,那里有上万个高挺入云的竹子,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这种景象让人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当年在头陀寺居住的情景,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恐是当时刘铁磨”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