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
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
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注释】

顺阳:地名,汉末置县,治今河南商水西北。均房道:即均水道,在今河南淮滨东南。去(Qù):离开。非(Fēi):同“飞”,这里指陈符宝,是唐代宗的女婿。

其五:第一、二首已见。

蓐食:早餐。

驱仆:驱使仆人。事:奉事,侍候。西奔:向西奔忙。

烟尘:战乱中扬起的尘土。

余险:剩下的山险地。

溪寒:溪水寒冷。减:减少。

鸣桴(fú):击鼓,古代行军时用以传令的号子。远驿(yì):远方的驿站。

吠犬:狗吠声。应:回应。

境绝:与外界隔绝。增诗兴:增加写作兴致。

山深:山高,地势险峻。畏客魂:害怕游子的思乡之情。

吾生:我的生命。久已定:很久以来就定了。漂转:漂泊不定。任乾坤:任由天地间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之诗作。全篇围绕“去”字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动荡的不满。

首联“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五”中的“顺阳”和“均房道”是作者流离失所时的居处所在。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从顺阳至均房道的行程,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心系家乡的无奈和悲凉。

颔联“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中的“带残月”指的是夜幕降临,月亮已经落下了一半,而此时却不得不匆匆用餐。“驱仆”则是形容自己的行色匆忙,像是在赶路一般。这里的“事西奔”则是指为了躲避战乱而向西边奔走的情景。“烟尘”则是指战场上弥漫的尘土,而“去住”则是指在战乱中人们往往难以决定自己的去留。这句诗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焦虑。

颈联“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这两句诗以“古道”为引,通过对比“馀险”和“溪寒”,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痛恨。

尾联“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则通过描写远处驿站的鼓声响起以及前方村落中狗吠声的回应,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动荡的不满。同时,诗人也以自身的遭遇来映射出广大民众的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