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气雾露除,初日照高阁。
青山偪岁昏,碧树霜馀落。
俯涧爱鸣泉,临郊美华薄。
幽情歘自欣,乡念频成愕。
且寄当日闲,无论今与昨。
【解析】
“晓登灵梵寺阁二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是作者在清晨登上山中寺院的高楼,眺望四周景色所写下的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晨气雾露除,初日照高阁。”清晨,云雾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满高高的楼阁。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早晨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青山逼迫岁昏,碧树霜后叶落。”山中树木郁郁葱葱,但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整个山色变得苍茫起来;到了冬天,树叶被冰雪覆盖,显得格外萧索。这里的“逼迫”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俯涧爱鸣泉,临郊美华薄。”诗人喜爱山涧里的泉水,因为那潺潺流淌的声音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而欣赏周围的美景时,又觉得那些华丽的事物过于浮夸,不如自然之景来得真实、质朴。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简朴自然之美的向往。
“幽情歘自欣,乡念频成愕。”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他对故乡的思念让他感到困惑和不安。这里的“歘”表示突然,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且寄当日闲,无论今与昨。”于是,他暂时放下心中的烦忧,寄希望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尽管现在与过去不同,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保持那份宁静与淡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1)译文:清晨,云雾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满高高的楼阁。山中树木郁郁葱葱,但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整个山色变得苍茫起来;到了冬天,树叶被冰雪覆盖,显得格外萧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早晨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前四句描绘了诗人清晨攀登灵梵寺高阁所见之景:雾霭、晨光、青山、碧树、溪流等。
第二联“青山逼岁昏,碧树霜余落”中的“逼”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使整联意境浑成。
第三联“俯涧爱鸣泉,临郊美华薄”,以声写静,以静衬动,将山涧清泉的悠扬和郊野花木的繁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的自然画卷。
第四联“幽情歘自欣,乡念频成愕”中的“歘”字用得很妙,它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也表现出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这句诗还传达出了诗人对于简朴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两句“且寄当日闲,无论今与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译文】
清晨,云雾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满高高的楼阁。
青山逼近傍晚显得苍老,碧树经霜后叶片凋零。
俯视山谷喜爱着山涧的泉水,观赏郊野赞美着盛开的花木。
内心情感突然产生欣喜,对家乡的思念频频使我吃惊。
暂且寄寓当年悠闲的心情,不管今天或昨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