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
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
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
轻风生水波,微露滋花气。
缘津柳已暗,忽悟清明至。
融怡岁序同,俯仰山河异。
逢时思坟墓,拜扫十年废。
闻有故童仆,壶餐酹荒隧。
新阡固已远,龙輴尚天外。
已深濡露悲,更下孤臣泪。
【注释】
雨霁出郊外——雨后晴空,出城郊外。
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这时的雨水正连夜降落,出了城外就见到新的晴朗天气。
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我久久地站在那里,望着四周郊野,春天的气息无边无际。
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群山环抱着大江,苍翠的岩石在江流中显得格外清秀,相互映衬。
轻风生水波,微露滋花气——阵阵清风吹动着水面,使波纹荡漾,微微的水雾滋润了花草的气息。
缘津柳已暗,忽悟清明至——沿着渡口的柳树已经昏暗了,忽然想到今天是清明节到了。
融怡岁序同,俯仰山河异——天地万物在和煦的阳光下变得生机勃勃,但人们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的感觉却有所不同。
逢时思坟墓,拜扫十年废——每逢这个节日,我总是想起自己的坟墓,过去十年间我都没去祭扫过。
闻有故童仆,壶餐酹荒隧——听说有个旧仆人,用壶里的酒浇在荒芜的墓道上。
新阡固已远,龙輴尚天外——新坟本来就远离这里,而那辆载着我的灵柩的龙辇却还在天际飘浮。
已深濡露悲,更下孤臣泪——我已深深地为这即将离去的悲哀所感动,而那些像孤臣一样被贬谪的人们,也一定会为我的去世而流泪。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清明时节。是诗人对逝去的亲友的一种思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站在城外,遥望郊野,看到春光无限,万物复苏,心中无比欣喜。然而诗人又不禁想到自己年老多病,恐怕不久将离人世,不禁悲伤起来。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对亡友的哀思之情。
首联“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两句写雨后之景。雨后初晴,万物复苏,这是诗人喜悦之情的来源。但是诗人又感到生命无常,时光易逝,因此不免生出些许哀愁。
颔联“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两句写诗人眺望郊野的情景。他站立在郊外,眺望着广阔的田野和无边的草木,心中充满了感慨。
颈联“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两句写远处的景色。诗人看到的是群山环抱,大江横流,苍翠的岩石在江流中显得格外清秀,相互映衬。
尾联“缘津柳已暗,忽悟清明至”两句写诗人来到渡口,看到岸边的柳树已经昏暗了,突然想到今天是清明节到了。
末联“融怡岁序同,俯仰山河异”两句写诗人对岁月的感悟。他觉得天地万物在和煦的阳光下变得生机勃勃,而人们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的感觉却有所不同。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慨,又表现了他的豁达胸怀。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的生死观和人生观。他认为生命无常,应该珍惜当下;同时也认为人生百态,各有各的精彩。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