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游河梁,对床三夜语。
平生慷慨心,远别颜亦苦。
朔风黄叶深,尚记驱车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犹屡顾。
重经分手地,物色宛如许。
怀人感河山,抚节惊寒暑。
别来世事多,琐细不足数。
惟有绿林徒,跳梁犹若故。
汉南十二州,一半为盗据。
向之西来师,猛鸷类熊虎。
从以万马群,旌旃蔽村坞。
惟知口打贼,未辨狸搏鼠。
徵求徒浚民,万分一无补。
空令贫者毙,复使富室窭。
去年粟如金,艰食古未睹。
今春濒汉州,秋种不入土。
如何十万师,不办一朝贮。
传闻许汝郊,平民尽俘掳。
秋高马首南,跬足仰谁御。
栖山无定居,处邑复多惧。
无资忧殍踣,有粟畏攘取。
怀安昔所戒,随众谋远举。
第恐向他州,未保终安堵。
悠悠四海间,托身定何所。
忧来如鼎燋,意乱若棼缕。
君家聚族多,巢幕多风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最后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来理解。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饯之馀口复到生口作别明年六月十二日仆自竹山避地溯流上余口道由生口复经分手之地感时书事奉寄致宏时建炎四年也”:前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我在秦州为致宏送行。我回到生口,作了一首告别诗,明年六月初十,我从竹山躲避战乱顺水而上,经过生口,又经过我们的离别之地。当时正是建安四年(宋高宗绍兴四年)。
“忆昔游河梁,对床三夜语。平生慷慨心,远别颜亦苦”:回忆当年我们一同在河桥下坐着聊天三天三夜。我们平生豪爽的心胸,这次分别却如此让人痛苦悲伤。
“朔风黄叶深,尚记驱车去”:北风吹着萧瑟的秋色,黄叶深深。还记得那时你驱车而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犹屡顾”:你离开后已经长满了树木,我回头望着你的背影。
“重经分手地,物色宛如许。怀人感河山,抚节惊寒暑。别来世事多,琐细不足数。惟有绿林徒,跳梁犹若故。”:重新经过我们分开的地方,景物依旧像往年一样。思念你让我感慨山河,抚琴弹筝让我感到寒冷炎热。自从你走后世上的事情越来越多了,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一一列举。只有那些绿林强盗还在作乱,他们仍然像以前一样猖獗。
“汉南十二州,一半为盗据。向之西来师,猛鸷类熊虎。从以万马群,旌旃蔽村坞。惟知口打贼,未辨狸搏鼠。徵求徒浚民,万分一无补。空令贫者毙,复使富室窭”:汉南的十二个州中的一半被盗贼占领。过去派去的西军是凶猛得像老虎、象这样的野兽,但是从那里来的兵马成千上万,旗帜遮蔽了村庄的四周。只知道用嘴去骂敌人,不知道怎样用箭去射老鼠。到处搜求,白白地让贫穷的人死去,反而使得富户更加穷困。
“去年粟如金,艰食古未睹。今春濒汉州,秋种不入土。如何十万师,不办一朝贮。传闻许汝郊,平民尽俘掳。秋高马首南,跬足仰谁御。栖山无定居,处邑复多惧。无资忧殍踣,有粟畏攘取。怀安昔所戒,随众谋远举。第恐向他州,未保终安堵”:去年粮食贵得如同金子。今年春天,临近汉州的时候,秋天的庄稼还没有种上地。如何十万大军没有储备粮食,不能够度过一个冬天呢?听说许汝州的老百姓都被捉走了。秋天天气转冷了,马队向北前进,我的双脚只能仰望马头才能站立,哪里敢说有立足之地呢?山上无处居住,城市里又有很多恐惧。没有钱粮担心饿殍倒下了,有了粮食害怕别人抢掠去了。我怀着安定的心情曾经告诫人们要跟随大众一起策划长远的打算。只是恐怕他们到别的州去,不能保证最终能够安宁下来。
【赏析】
《送致宏还秦州》,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谊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开篇至“远别颜亦苦”,写别离情景;第二段为“朔风黄叶深”“君行已映林”,写对友人的牵挂;第三段为“惟有绿林徒”,写对国事的忧虑;第四段为“汉南十二州,一半为盗据”,写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己国家的忧虑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