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湖山月,今朝濑水船。
飘零良自苦,浩荡有谁怜。
云合前村雨,风收别浦烟。
乘凉趣归棹,咫尺是金渊。
【注释】
东坝:地名,在今江西吉安。
前夜湖山月:上句写昨夜的景况。
今朝濑水船:下句写今日的景况。
飘零良自苦:指自己漂泊无依,生活困苦。
浩荡有谁怜:指自己漂泊无依,无人怜惜。
云合前村雨:指天空中的乌云聚集在村庄上空,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风收别浦烟:指风停后,江面恢复了平静,只剩下袅袅升起的烟雾。
乘凉趣归棹:指趁着凉快的天气,驾着小船回家。
咫尺是金渊:指眼前不远就是一片金黄的稻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诗人在江西吉安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状况。
首联“前夜湖山月,今朝濑水船”,描写了诗人在故乡的生活情景。湖山月明,濑水船行,这是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但诗人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飘零之苦。颔联“飘零良自苦,浩荡有谁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诗人漂泊无依,生活艰苦,无人同情,只能独自忍受这份苦涩。颈联“云合前村雨,风收别浦烟”,则是对前夜和今日天气变化的描写。乌云聚集在前村上方,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而风停了之后,江面上只剩下袅袅升起的烟雾。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也反映出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尾联“乘凉趣归棹,咫尺是金渊”,则是说趁着凉爽的好天气,诗人驾着小船回家。这里的“金渊”指的是眼前不远处的一片金黄的稻田,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现状,具有较深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