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龙蟠虎踞间,峰头日月望狼山。
归来筋力犹强健,野屐登临莫厌艰。
【注释】
狼山:位于今江苏省南通市,因山形酷似狼而得名。
龙蟠(pán)虎踞(jù):形容地势险要,像龙盘着、虎蹲着一样。
峰头:指山峰的顶部。
筋力犹强健:指身体仍然强健。
野屐(jī):草鞋。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元丰五年(1082年)任泗州知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首句“五载龙蟠虎踞间”描绘了狼山雄奇险拔的自然景色。狼山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为黄海之滨,其势如龙蟠虎踞,气势磅礴。这里用“龙蟠虎踞”,形象地写出了狼山巍峨壮丽的特点,同时也暗指诗人自己当时身处异地,不能自由行动,如同被困在龙蛇之间一样。
次句“峰头日月望狼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站在山峰的巅峰,抬头仰望天际,只见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仿佛是家乡的月亮一般。这里的“峰头”和“日月”都是诗人的想象之词,通过这种想象,诗人把家乡的美好景色带到了眼前,使诗人更加怀念家乡。
后两句“归来筋力犹强健,野屐登临莫厌艰”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虽然身在异地,但身体依然强健,意志依然坚定。他决心要像登上狼山那样,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无论身处何方,都要保持坚韧的意志,不断追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