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丞虞水恰年馀,谁信官居似野居。
乍起柳风清午枕,久因梅雨理残书。
眼前毁誉何须较,酒里功名定不虚。
只把廉勤替疏拙,翻嫌苦苦学悬鱼。
诗句释义
1 负丞虞水恰年馀:这里的“负丞”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的称呼,如“太守”,而“虞水”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与水相关的比喻。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觉得时间已久。
谁信官居似野居: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质疑,认为官员的生活并不适合像乡村生活那样自由自在。
乍起柳风清午枕: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午休时被微风拂醒的情景,暗示了官场生活的不安定和忙碌。
久因梅雨理残书:这里提到了“梅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常与阴雨天气相关。而“理残书”则可能表示诗人在长时间的等待或工作后,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整理和阅读书籍。
眼前毁誉何须较:这里的“眼前毁誉”可能指的是当前的政治环境或社会舆论,而“何须较”则是表示不必过于在意这些外界的评价。
酒里功名定不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看法,他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把廉勤替疏拙:这里的“廉勤”和“疏拙”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清廉和勤奋,以及不善于处理事务的笨拙。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保持清廉和勤奋的态度,就足以弥补个人的不足。
翻嫌苦苦学悬鱼:这里的“苦苦学悬鱼”是一个双关语,字面意思是学习如何悬挂鱼,实际上是指学习书法。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技艺的追求,但同时也担心这种追求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译文
负丞虞水恰年馀,谁信官居似野居。
乍起柳风清午枕,久因梅雨理残书。
眼前毁誉何须较,酒里功名定不虚。
只把廉勤替疏拙,翻嫌苦苦学悬鱼。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通过描写自己在官场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官场中的种种矛盾和困扰的深刻感受。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视,认为只要保持清廉和勤奋的态度,就足以弥补个人的不足。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尊重,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述,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