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海滨居,煎水活妻孥。
指海充府库,何曾计有无。
盐成有喜色,摘蔬供午食。
君子劳于心,我侬劳于力。
【注释】:
小民海滨居:指居住在海滨的小老百姓。
煎水活妻孥:用海水来煮食,养活妻子儿女。
指海充府库:以海水来充实仓库。指海,即海盐;府库,即国库;妻孥,指妻子儿女。
何曾计有无:哪曾考虑过有无。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盐成有喜色:盐产多了,百姓就高兴了。
摘蔬供午食:摘蔬菜来吃。
君子劳于心:君子在内心劳苦。君子,古代指有德之人或地位高贵的人。
我侬劳于力:我(你)在劳动。侬,古汉语中对女性的称呼,相当于现代的你。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写海盐的出产和百姓的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剥削百姓的罪恶。
首联“小民海滨居,煎水活妻孥”描写海边百姓的生活,他们靠海盐为生,每天用海水来煮食,养妻育儿,过着艰苦而辛劳的生活。
颔联“指海充府库,何曾计有无”则揭示了海盐生产的经济意义。诗人指出,朝廷通过征收海盐税,充实了国库。然而,这难道是百姓们所考虑的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哪里还顾得上国库的空虚呢?
颈联“盐成有喜色,摘蔬供午食”进一步描绘了百姓们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的景象。当盐产多了,百姓们的脸上便洋溢着喜悦之情,他们摘下蔬菜来满足中午的饮食需要。
尾联“君子劳于心,我侬劳于力”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不满。他认为,作为有德行的君子,应该关心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而他作为普通的百姓,却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劳动,过着贫苦的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