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花虽艳艳在眼,梅花带清清入骨。
时人喜艳不喜清,绮言丽语寓轻忽。
池边之梅格又高,霜月次第上林皋。
平生爱梅被梅恼,梅亦怜吾非年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此题综合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具体的环境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第1句中“凡花虽艳艳在眼,梅花带清清入骨”意思是:所有的花朵虽然艳丽夺目却只是短暂地存在,唯有梅花的清香能够深入骨髓。第2句中“时人喜艳不喜清,绮言丽语寓轻忽。池边之梅格又高,霜月次第上林皋。”的意思是:世俗之人喜欢鲜艳的颜色却不喜爱清淡的味道,华丽的语言和言辞往往使人轻慢忽视。而池边的梅花品格高尚,它依次绽放于寒霜中的树林之上。第3句中“平生爱梅被梅恼,梅亦怜吾非年少。”的意思是:我一生钟爱梅花却被梅花所困扰,梅花也同情我年岁已高不是少年了。

【答案】

译文:

所有的花朵虽然艳丽夺目却只是短暂地存在,唯有梅花的清香能够深入骨髓。世俗之人喜欢鲜艳的颜色却不喜爱清淡的味道,华丽的语言和言辞往往使人轻慢忽视。而池边的梅花品格高尚,它依次绽放于寒霜中的树林之上。我一生钟爱梅花却被梅花所困扰,梅花也同情我年岁已高不是少年了。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前一句“凡花虽艳艳在眼”,是说所有的花朵都是鲜艳夺目的,但是它们都只是短暂的存在;后一句“梅花带清清入骨”,是说唯有梅花的清香能够深入骨髓,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第二句用“不喜清”来概括时人的一般看法,用“轻忽”来表明世人对于这种看法的态度。第三句“池边之梅格又高,霜月次第上林皋”承接第二句而来。“格又高”是说梅花品格高超;“次第上林皋”是指梅花先后依次开放在林皋之上,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品质。这两句诗将梅花与世俗之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第四句“平生爱梅被梅恼”是说诗人一生钟爱梅花,但却因此遭受到折磨。第五句“梅亦怜吾非年少”则是说梅花也同情我年岁已高不是少年了。这两句诗将诗人与梅花进行对照,突出了两者的不同境遇及相互理解。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其高洁品格的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