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观今人诗,机巧由心生。
镂冰与铸木,未免求虚名。
岂知制作妙,浑然同水清。
尘埃数张纸,亦足传佳声。
群趋不知守,辛勤到莫龄。
奈何口耳间,一见意已倾。
投身入诗社,被褐生光荣。
党同伐异说,初非出本情。
我愿剖藩篱,学力随所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十五日所作的。当时他正谪居惠州,在东坡寺与僧人慧能一起赏菊。苏轼在诗中写道:“客有诵唐诗者又有诵江西诗者因再用斜川九日韵”,意思是说:有个客人在诵读唐诗,还有个客人在诵读江西诗,于是他就又写了这首《九日和韩子苍韵》。
“泛观今人诗,机巧由心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看到了现在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充满了机巧和巧妙的设计,这些设计都是他们的内心所生发的。
“镂冰与铸木,未免求虚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制作出来的诗歌,虽然精美,但却只是为了追求虚名。
“岂知制作妙,浑然同水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制作的诗歌虽然精良,但却无法达到像水一样纯净的境界。
“尘埃数张纸,亦足传佳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算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纸张,也足够传播出美妙的声音了。
“群趋不知守,辛勤到莫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只是盲目地追随潮流,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代价是多么的大,而那些辛苦付出的人,他们的努力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奈何口耳间,一见意已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但是,当人们在口耳间听到别人的言论时,他们的想法就会被影响,从而无法坚持自己的立场。
最后一句“投身入诗社,被褐生光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加入了诗社,虽然只是穿着粗布的衣服,但是却获得了荣誉。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于当前诗歌创作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现在的诗歌创作过于追求技巧和形式,而忽视了诗歌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