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坐中天,流泽演迤。
厥蒙伊民,歌舞以喜。
泽流普矣,民喜偕矣。
驾言徂归,福禄同矣。
【译文】
皇帝坐正位,黄钟宫声奏。
帝居中天座,普降恩泽滋。
受赐者黎民,欢歌载舞喜。
恩泽遍大地,人民同欢乐。
驾临返旧地,福禄皆同享。
【注释】
- 郊祀乐章:古代帝王为了祈求国家安宁、风调雨顺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时演奏的乐曲,称为“郊祀乐章”。
- 降御座:皇帝在祭祀活动中坐在高台上,接受祭拜,称为“降御座”。
- 宫架奏:在宫廷中搭建的舞台上演奏,称为“宫架奏”。
- 黄钟宫: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七声音阶之一,代表阳刚之气。
- 中天:指天空的最高处,也常用来比喻帝王的地位和权威。
- 流泽演迤:指恩泽广被,延续不断。
- 伊民:指百姓。
- 歌舞以喜:指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
- 偕矣:共同喜悦。
- 徂归:古代汉语中,“徂”表示返回的意思,“归”表示归宿的意思。在这里,它表示皇帝回到自己的居所,即“返国”。
- 福禄:这里指的是皇帝赐予的福气和财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皇帝祭祀活动的乐章诗,表达了皇帝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关怀和美好祝愿。诗中描绘了皇帝坐中天,普降恩泽滋润万物;受赐者黎民,欢歌载舞庆祝的情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礼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