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上牡丹开,尽日凭栏望外台。
不敢登门谒樽酒,且教山仆送花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和手法的理解。

蓬莱阁:在今山东蓬莱县,相传是古代仙人所居。牡丹:又名百两、木芍药等,为毛茛科植物,其花色有红、紫、粉、白诸色。牡丹花大而艳丽,品种繁多。牡丹以洛阳为第一,故称此花为“洛阳花”。唐时牡丹已入画,宋时更极盛,至明时始衰。《太平御览》引《襄阳耆旧传》云:“汉末建安中,王元姬于樊城种牡丹数百株,满园烂漫。”

①诗的首句写赵提刑在蓬莱阁观赏牡丹,“尽日凭栏望外台”,意思是说赵提刑整日登高远望(凭栏),久久不离去。“外台”指蓬莱阁外的观景台。这句诗通过写赵提刑欣赏牡丹之盛景,表现了赵提刑对牡丹的喜爱。

②第二句写赵提刑不敢登门拜访牡丹花,怕惊扰了牡丹的美姿。“樽酒”指酒樽,借喻赵提刑,“山仆”指侍从仆人,即下人。这里用典,暗指诗人自己。

③第三句写赵提刑让山仆人送去鲜花给诗人。“且教山仆送花来”的意思是说暂且派山仆送来鲜花给你。这句诗既点出了“送花”,又表现了赵提刑对诗人的一片深情厚意。

④最后一句写赵提刑将牡丹花送给诗人,使诗人也领略了牡丹花的美丽。“赏析”中可从“赠花”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我站在蓬莱阁上眺望牡丹盛开的景色,终日凭栏远眺;我不敢去拜访你,只是让你的仆人把花儿送给我。

注释

①蓬莱阁:在山东蓬莱县。

②牡丹:一种名贵的花。传说唐朝时牡丹由西域传入中国,故又称“番花”、“国色天香”。

③外台:观景台。

④樽酒:酒杯,借代赵提刑。

⑤山仆:下人。

⑥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赵提刑登临观赏牡丹的情景,后两句写赵提刑赠送牡丹花给诗人,以表达他对诗人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