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去寻芳草,客来看落花。
就斋盘乞菜,借水鼎煎茶。
日炙春无色,风吹天有沙。
欲回成再住,此意问林鸦。
【注释】
僧:僧人;聪公:指慧能。
就斋盘乞菜:就僧人的饭盘里讨菜吃。
借水鼎煎茶:用水鼎煮茶叶喝。
日炙春无色:太阳晒着,春天没有颜色。
风吹天有沙:风吹得天上好像撒下了很多沙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干寺与惠明法师(即达摩大师)和神秀法师(即慧能大师)一起游览时所作。当时正值春天,阳光明媚,春花烂漫,诗人与两位僧人一起游览赏春。
首二句写他们游春赏花的情景。“僧去”两句,描绘出一幅僧人踏青寻芳、客人欣赏落花的景象。僧去寻芳草,意谓和尚们也喜欢到野外游玩,寻觅美好的花草;客来看落花,则是指游客们都来欣赏落花之美。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游人与僧人共同游春赏花的场面。
三四句写僧人为游客提供方便,为他们准备食物。僧人为游客准备了饭菜,而游客们也主动向僧人讨菜吃,表现出对僧人的尊敬与感激之情。同时,游客们还借用僧人的水鼎来煮茶喝,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随和与亲近。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游春赏花的热闹场景。
五六句描绘了春日里大自然的变化。“日炙”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太阳强烈地照射着大地,使得春天变得没有颜色。而“风吹天有沙”则形容春风强劲,吹动着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沙粒般漫天飞舞,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两位僧人的深情款待表示感谢。“欲回成再住”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而“此意问林鸦”则是指诗人将这种感情倾诉给山林中的鸦鹊听,希望它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两位僧人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对两位僧人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将春日里的游春赏花景象以及与僧人之间的互动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读后深感愉悦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