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榭临公宅,凭轩万木秋。
乱云横岛屿,鸣雁下汀洲。
到此欲长醉,何门销旧愁。
若为陶靖节,容易赋归休。
《登崇阳县北峰亭》是宋朝诗人张咏的一首五言律诗。 高榭临公宅,凭轩万木秋。乱云横岛屿,鸣雁下汀洲。到此欲长醉,何门销旧愁。若为陶靖节,容易赋归休。}
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作者背景: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旧治在今山东鄄城北)人。少任气,不拘小节。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淳化五年(994年),累官至知益州。宋真宗即位后,历任户部使、御史中丞、知杭州、知永兴军等职。咸平六年(1003年),真宗以其前在西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蜀民闻其再至,皆鼓舞自庆。景德四年(1007年),移知异州。大中祥符中期,上疏批评真宗竭生民膏血而大兴土木,请斩丁谓、王钦若以谢天下。章三上,未得答复。改知陈州而卒。著有《乖崖集》。
诗句解析:
- “高榭临公宅”:描述了一座高阁靠近官府的情境,暗示着诗人在此地可以一览众山小,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自己的政治地位或权力。
- “凭轩万木秋”:通过“凭轩”表达了一种站在高处俯瞰的姿态,而“万木秋”则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反映了一种萧瑟的秋天氛围,也暗喻诗人内心的落寞和萧索。
- “乱云横岛屿”:这里的“乱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杂乱无章,给人以不稳定和多变的感觉;“横岛屿”则是云朵仿佛跨越岛屿一般,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这种景象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政治环境的复杂。
- “鸣雁下汀洲”:雁群飞过汀洲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具体的景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登崇阳县北峰亭》不仅展示了张咏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其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敏感观察与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