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湖连曲接平芜,前事因循好叹吁。
不见有源堪畎凿,便来此地费工夫。
蛙能聚响难停息,莲本含香旧已无。
夹岸近教多种柳,少延春色向城隅。
【注释】
曲湖:西湖。
种柳:即植柳。柳树生长在水旁,所以种柳也指植柳,以“种”为题,实则咏物。此诗即是借种柳来抒发对杭州的眷恋之情。
因循:原意是顺着,沿袭,引申为沿袭旧例,按部就班,无创新意。
畎(quǎn)凿:开垦。畎,音quǎn,开垦的意思;凿,音záo,开垦土地的意思。
莲本含香旧已无:荷花本来满池飘香,可是如今已经没有香气了。
夹岸:两岸。
多种柳:多栽柳树。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对于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前四句主要写景,后四句主要抒情。
首联:“曲湖连曲接平芜,前事因循好叹吁。”
“曲湖”即西湖。西湖周围有大片的农田,而这里又有许多稻田,所以叫“曲湖”。西湖与田野相连,因此说“连曲”。“曲”字在这里用得十分传神,它既形容湖的形状,又形容湖周围的环境,更表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幽静。“接平芜”是说西湖四周被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包围着,像一片绿色的草地。“因循”是沿袭、沿用的意思,这里指人们沿袭旧例,不思进取。“好叹吁”是说人们喜欢叹息感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对人们不能有所作为的惋惜。
颔联:“不见有源堪畎凿,便来此地费工夫。”
这两句是说,由于人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开凿河道(引水灌溉),所以现在要在这一片田地里开垦出一条条小河小渠,这样就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西湖周围农田的开发利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困难。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他们艰辛劳动的赞美。
颈联:“蛙能聚响难停息,莲本含香旧已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前一句说的是青蛙在荷叶上聚集成群发出声响,难以停止;后一句则是说荷花原本满池飘香,可是现在已经没有香气了。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赞美和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慨。同时,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变化,从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中,过渡到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
尾联:“夹岸近教多种柳,少延春色向城隅。”
这两句诗描述了在河岸附近栽种柳树的情况,以此来增添春天的气息,使得城市角落也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周围农田的开发利用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进行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这也可能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柳树的生长状况进行描写,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