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汤汤,维舟中央。其去也茫茫,其来也茫茫。与其济兮,焉知古之人不同舟而乐康。
【注释】
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维舟:船停泊在河中央。去:行,指船行。来:返,指船回。焉知:岂知道。康:安乐,安宁。
【赏析】
“孤舟”是全诗的写景起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意象。汴水,即黄河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这里指汴河。“其”,指“孤舟”。
此句中用三个“其”字,前两个“其”都是代词,指“舟”,第三个“其”是助词。
首句写舟停河中,为下句“其去也茫茫”,“其来也茫茫”作铺垫。
第二句承接上文,进一步描写孤舟在浩瀚的河流中的孤独处境,突出了孤舟的孤单和无助。
第三句“与其济兮,焉知古之人不同舟而乐康”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运用了反证法,以“古之人不同舟而乐康”来证明作者自己的观点,认为“古之仁人君子”不因“舟”之小、“水”之浅而改变他们的快乐心境,与世无争,安享天年。诗人通过这一反证法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超然物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应该像河水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的束缚。因此他在诗歌最后发出感慨:“古之仁人君子,不因‘舟’之小、‘水’之浅而改变他们的快乐心境。”
这首诗的构思精巧独特,语言优美自然。它通过对孤舟在浩渺的河水中行驶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