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破白惟梅耳,检点南枝花尚迟。
自是天工薄寒素,东风先到海棠枝。

【注释】

海棠:即“辛夷”,一种落叶小乔木,其花有白、红二色。

小春:农历二月。

破白:指初春梅花开放。

惟梅耳:只有梅花而已。

检点:审视。

南枝:指南方的枝条。

天工:自然造化,也比喻天然的巧思。

薄寒素:指不经雕饰而纯朴。

先到:比他人早到。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题一作“咏梅”。此诗通过描写春天来临时,百花尚未开放,唯有梅花首先绽放的景色,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高洁的品质。

首句写梅花的傲骨。诗人以“小春破白惟梅耳,检点南枝花尚迟”开篇,便把读者引入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之中。“小春破白”,是说在初春时节,万物还未复苏,唯有梅花率先绽开了花朵,犹如白色的花瓣上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玉珠。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用“小春”和“白”两个字作为修饰语,突出了梅花的洁白如玉、清丽高雅的特点。同时,“破白”这一动词的使用,更是将梅花在春日里独占鳌头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检点南枝花尚迟”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百花未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花枝的细致观察,生动地勾勒出了春日里其他植物的静谧与含蓄。而在这宁静的画面中,梅花却如同一位孤傲的仙子,独自绽放在枝头,成为了春日里最引人注目的存在。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现了梅花的傲骨,又为下文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作了铺垫。

第二句紧承上文,转而对梅树本身进行描绘。“自是天工薄寒素”,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树以灵性,将其比作大自然的巧匠。这句中的“薄寒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梅花所特有的坚韧不拔、不染纤尘的气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外在美,更赋予了它内在的精神价值。梅花以其清雅脱俗的姿态,成为了文人墨客心目中的理想化身,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诗意符号。

最后一句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再次回到主题上来,以“东风先到海棠枝”这一景象,寓意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在这里,“东风”不仅是春风的名字,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生长的动力。而“先到”二字,则暗示了梅花在众花之中的独特地位,它仿佛成为了春天的象征和使者,率先宣告了春回大地的信息。这一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傲骨不染、高洁无瑕的形象描绘,以及对春天来临时自然界规律与秩序的诗意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具有外在美又内在美的艺术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之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