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可通文脊隈,山腰大辟门崔嵬。
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
浑浑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
只应便彻仙源去,愿蹑飞云到玉台。

注释:

山门六题寄圣俞:这是六首诗,是作者寄给圣俞的。

无路可通文脊隈:没有一条路可以通行到文脊的尽头。

山腰大辟门崔嵬:在山腰处有一座高大的门。

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如果不是天地的功裂破,那就是鬼神的力量来凿开。

浑浑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浑浑的水从旁边的支撑着苍壁,空空的风直贯清风吹来。

只应便彻仙源去,愿蹑飞云到玉台:就应当穿越仙人的道路而去,愿意踏着飘动的云彩到达玉石的台阶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山门”为题,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联“无路可通文脊隈,山腰大辟门崔嵬”,描述了山门所在的位置,以及山门的高大和雄伟。这里用了“文脊”、“大辟”、“崔嵬”等词语来形容山门的气势和规模。

颔联“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进一步描绘了山门的神奇之处,暗示了它的存在与天地、鬼神的力量有关。这里的“功裂”和“力凿”都表示了力量的作用,使得山门得以形成。

颈联“浑浑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通过描绘山门周围的环境和气息,展现了山门的独特风貌。这里的“浑浑”和“空空”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氛围,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只应便彻仙源去,愿蹑飞云到玉台”,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仙源”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而“玉台”则是一种高贵、美好的象征。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这首诗以山门为主题,通过对山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鬼神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神仙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