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草织斜阳,天风结晓霜。
摇鞭追马足,投宿问僧房。
望眼挥清泪,愁云罩故疆。
客帆更无数,不见祖生航。

【注释】

宿护法寺:在今四川雅安市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作于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秋。

乱草:杂草。织:交织。

天风:天空中的寒风。结晓霜:早晨的露水凝结成霜。

摇鞭:挥舞马鞭。追:追赶。

投宿:投宿于寺庙之中。问僧房:问和尚的房间。

望眼:远眺的眼神。挥清泪:挥泪。

愁云罩故疆:愁云覆盖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客帆:行旅的船只。祖生: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杜甫的朋友。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杜甫正在成都草堂,与友人相会,作此诗抒写了对国事家忧、朋友思念的感慨之情。

首联:“乱草织斜阳,天风结晓霜。”这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用“乱草”、“织”形容斜阳,用“天风”形容清晨的霜。诗人用“织”和“结”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斜阳和霜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动态感。

颔联:“摇鞭追马足,投宿问僧房。”这两句写诗人所做之事,诗人骑马追赶着马的足迹,询问住持僧人的住处,表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

颈联:“望眼挥清泪,愁云罩故疆。”这两句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遥望着遥远的国土,泪水纵横,愁云笼罩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尾联:“客帆更无数,不见祖生航。”这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看到无数的行船在海上飘荡,却不见朋友的踪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而真挚,情感深沉而强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友情的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