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注释:

《绝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是诗人借佛家“修极乐”的教义,来说明佛教中色空观念的重要性。

释氏教人修极乐:佛教中,修行的目标就是达到清净无为、超越苦海的极乐境界。释氏,即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

亦缘极乐是金方:极乐是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佛教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快乐和安宁。而“金方”,则是指极乐世界的中心,也就是佛性的象征。

大都色相惟兹实:在佛教中,色相是指一切有形之物的表象和现象。这里指的是佛教所强调的真实本性,它超越了一切有形之物的表象和现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达到真正的修行境界。

馀二非真谩度量:余下的部分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而是被人们所误解和衡量的。这里的“谩度量”指的是人们的主观判断和偏见,它们往往会扭曲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深入的修行和领悟,才能摆脱这些主观判断和偏见,看到事物的真相。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的教义为主题,通过对释氏修极乐、极乐是金方、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等概念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中色空观念的重视和推崇。诗人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极乐世界的中心,也就是佛性的存在,才能真正地实现修行的目的。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主观判断和偏见的影响,只有通过深入的修行和领悟,才能摆脱这些主观判断和偏见,看到事物的真相。这种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哲学素养,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