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应接一身兼,减却新诗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寸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闲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腊八日早漫成
簿书应接一身兼,减却新诗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寸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闲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注释】
- 簿书:官府文书、文件等。
- 应接:应对,应付。
- 减却:减少,减去。
- 新诗:指新的诗词文章。
- 愧:羞愧,惭愧。
- 世无分寸补:世间没有补救的方法(意指无力回天)。
- 岁:年。
- 客:这里指游子、过客。
- 年近:快要过年的时候。
- 心闲:心情平静。
- 饮水甜:喻生活安逸舒适。
- 短筇:竹制的拐杖,泛指手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腊八节早上所创作的一首咏怀之作。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腊八节早晨的所思所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簿书应接一身兼”表达了作者忙碌的工作状态。他身兼多职,忙于应对各种事务,使得自己无暇顾及其他事物。这里的“簿书”一词,既代表了官府的文件和书信,也暗含了文人的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体现了作者身处官场的忙碌与压力。
第二句“减却新诗上笔尖”,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失落。由于忙于应酬,他失去了创作新诗的时间和心情,甚至有些后悔。这里的“减却”一词,既表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而“新诗上笔尖”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诗人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却被琐事缠身而无法实现。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作者内心矛盾与挣扎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困境与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愧我世无分寸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叹。他认为自己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无法找到任何可以弥补自己的方法或途径,只能默默地接受现实,承受着命运的不公。这里的“世无分寸补”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现实困境,也揭示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入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为农忧有岁时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和同情。他认为农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性,他们需要时刻担心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这种担忧和不安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诗人通过这一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他们的同情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梦境的描写:“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故乡,那里有熟悉的风景和亲人的陪伴。而在梦中,他闻到了寒梅的香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里的“寒梅香处短筇拈”描绘了诗人在梦中的情景和感受,既有对故乡的回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腊八节早晨的所思所感。他以忙碌的工作状态为背景,通过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关心与同情之情;通过对梦境的描绘,抒发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又体现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