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

注释:

  1. 兰若黄门像:兰若,指寺庙;黄门,指皇宫的门官。这里的“黄门”可能指的是顾野王或霍子孟等人。
  2. 相望博陆居:博陆,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这里可能是指顾野王或霍子孟等人的祠堂或庙宇。
  3. 衣冠尘亦暗:衣冠,指人们的服饰;尘,指尘土。这里的“尘”可能指的是寺庙周围被杂草覆盖的土地。
  4. 箫鼓祭全疏:箫和鼓,都是古代乐器,这里可能指的是人们在祭祀时吹奏的乐曲。全疏,意为全部省略或忽略。
  5. 草色侵荒径:荒径,指荒凉、无人烟的小道;这里的“草色”可能指的是周围的自然环境,如草地、树木等。
  6. 潮声过夕墟:夕墟,指傍晚时分的乡村集市。这里的“潮声”可能指的是大海涨潮的声音,而“过”则表达了一种经过的感觉。
  7. 遗风犹可想:遗风,指的是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等;这里可能指的是人们对于顾野王或霍子孟等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犹可想,意
    识到这种遗风仍然存在,尽管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变化。
  8. 吊古一觞馀:吊古,意为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这里可能指的是对顾野王或霍子孟等人的怀念之情。一觞馀,意味着在饮酒之后还有剩余,表示酒足饭饱后仍有余兴未尽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首两句通过对兰若黄门像和博陆居的描写,展现了顾野王或霍子孟等人的庙宇形象;三句通过衣帽灰尘和箫鼓祭祀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他们的纪念和敬仰之情;四句则用草色入侵和潮声过墟来表达环境的荒凉与变迁;最后一句则通过遗风犹可想和吊古一觞馀来传达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又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是一首富有韵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