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尤逢夜竹,不识自知音。
朦胧望明月,终得拂青尘。
【注释】:
- 亭尤逢夜竹:指梦中遇到夜晚的竹子,象征清高孤傲的品格。
- 不识自知音:意为即使没有见过面,但内心有共鸣,就像知音一样。
- 朦胧望明月:形容梦境中模糊不清的景象。
- 终得拂青尘:意指最终摆脱了世俗的困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梦、竹、月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之情。
首句“梦中作”,以梦境为起点,引出整首诗的主题。第二句“亭尤逢夜竹”,用“亭”字暗示了诗人的居所,而“夜竹”则暗指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第三句“不识自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即使没有见过面,但内心有共鸣,就像知音一样。第四句“朦胧望明月”,形容梦境中模糊不清的景象,与前一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最后一句“终得拂青尘”,意指最终摆脱了世俗的困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通过梦境这一载体,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清高品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