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
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
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岏。
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华藏环峰阁》。下面逐句解释:

诗句注释

  1. 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
  • “精蓝”在这里指代寺庙或佛塔。
  • “尘外”表示超越世俗。
  • “飞阁”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
  • “云端”形容建筑仿佛在天上。
  1. 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
  • “苍山”指代远处的山脉。
  • “合”可能是指山脉汇聚在一起。
  • “紫宙”可能是指紫色的天空或宇宙空间。
  • “宁知”意为不知道或不认为。
  • “宽”可能是指广阔或宽阔。
  1. 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岏。
  • “客游”指的是旅行。
  • “汗漫”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指无边无际,这里可能形容旅途的遥远和不确定。
  • “巑岏”指高山峻岭。
  • “诗思等巑岏”意味着诗歌的灵感与高山峻岭相似,都是雄伟壮丽的。
  1. 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
  • “大士”指佛教中的人物,如观音菩萨等。
  • “安禅”指的是打坐修行。
  • “倚栏”指的是站在栏杆旁欣赏风景。
  • 整句可能在询问,当大士完成修行之后,还有谁能像自己一样站在栏杆旁欣赏周围的美景呢?

译文
精蓝已超越世俗,飞阁直入云端之上。
只见远处连绵的山脉汇集成一体,不知道那宽广无比的紫宙究竟有多宽广。
旅途中追寻着无尽的远方,诗歌的灵感如同山岳一般壮美。
大士完成修行后,又有谁能像我这样站在栏杆上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

赏析
这首诗以“题华藏环峰阁”为题,通过描绘建筑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法修行的向往。首联“精蓝已尘外,飞阁更云端”描绘了高耸入云的佛塔,给人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的感觉。颔联“只见苍山合,宁知紫宙宽”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感觉,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颈联“客游追汗漫,诗思等巑岏”则将个人的旅行体验与大自然的壮美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大士安禅后,何人此倚栏”则提出了一个疑问,表达了对于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