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石作危峰,轩然曲沼中。
山形在眉睫,人意自衡嵩。
影骇鱼虾避,路疑猿鸟通。
宦途尤巧险,匠手莫言工。
【注释】
羽师院:唐代宫廷园林,在今陕西西安。
假山:古代园林中用土、石等材料建造的山水景物。此诗写的是假山。
危峰:指假山上的高耸山峰。
轩然:高起的样子。
曲沼:曲折的池沼。
衡嵩:指高大的山。
影骇鱼虾避:假山的影子吓跑了鱼虾。
疑:疑惑。
猿鸟通:像人一样行走的猿和鸟。
宦(huàn)途:官场之路。
巧险:巧妙而危险。
匠手:工匠的手。这里指造山者的技巧。
【赏析】
《羽师院假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描绘了羽师院假山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累石作危峰”,写假山之高;次句“轩然曲沼中”,写假山之曲;三、四句“影骇鱼虾避,路疑猿鸟通”,写假山之奇;最后两句写官宦之艰险,写假山之巧,写工匠之巧。
首句以“累石”起笔,描写假山之高:“危峰”两字点明假山的形态。第二句紧承首句,由远及近,描写假山之曲:“轩然曲沼中。”假山的形态是高而曲,这一句把假山写得更具体了。第三句承前二句进一步写假山的神奇美妙:“山形在眉睫。”这是说假山虽高且曲,但离眼睛很近,几乎触手可及,仿佛可以伸手摘下来。第四句承前三句写假山之妙:“人意自衡嵩。”意思是说,人们从高处看,只觉得假山好像泰山一般巍峨;从低处看,只觉得假山好像嵩山一般秀丽。
第五句承前四句,写假山之奇:“影骇鱼虾避,路疑猿鸟通。”假山的影子吓得鱼虾都逃跑了,小路上似乎还有猿猴鸟兽行走,使人感到神秘莫测。这两句是说假山不仅形状奇特,而且气势雄伟。第六句承上启下,写假山之巧:“宦途尤巧险,匠手莫言工。”因为做这座假山的匠人技艺非常高明,所以才能做出这样巧夺天工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描写假山的高大、曲折、神奇、奇妙、巧夺天工等方面的特点,赞美了假山的美丽与精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之路的险恶,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担忧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