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毛金缕暗,细点雪花匀。
林下远思母,阶前愁傍人。
涧声微可听,野性渐能驯。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赵龙图自西川携鹿儿至秦相惠
软毛金缕暗,细点雪花匀。
林下远思母,阶前愁傍人。
涧声微可听,野性渐能驯。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注释:
- 赵龙图:此处指赵孟頫,字子昂,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曾在西川(今四川成都一带)居住过,与友人共同饲养了一只鹿儿。
- 软毛金缕:形容鹿儿的毛发柔软,金色的丝线般细腻。
- 细点雪花:形容鹿儿身上的斑点如同雪花般细腻。
- 林下:指树木繁茂的地方,通常用于表达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幽之感。
- 远思母:思念远方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 涧声:山谷间的流水声。
- 野性渐能驯:指鹿儿逐渐学会了适应人类的环境,不再那么野性。
- 公惠:指秦相(即丞相),表示对方的恩惠。
- 愚好:形容自己的愚钝和喜好,这里指对方对自己的帮助。
- 幅巾:古代文人常用的头巾,用以遮面,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
译文:
赵龙图自西川携带着一只鹿来到秦相家中,他的鹿毛发柔软如丝绸,斑点犹如雪花一般细腻。在树林中远远地思念着母亲,在台阶前不禁忧愁地陪伴着他人。溪流的声音轻轻传来,让人感到宁静;而这只鹿也逐渐地变得温顺起来。感谢秦相给予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学习,将来我希望能够像您一样,带着一幅幅巾,过着隐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赵龙图从西川带来的鹿及其变化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这位秦相的感激之情。首句“软毛金缕暗,细点雪花匀”描绘了鹿儿的外貌特征,以及它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次句“林下远思母,阶前愁傍人”表达了主人对母亲和他人的深深思念。第三句“涧声微可听,野性渐能驯”则展现了鹿儿与主人之间情感的深化,以及它在主人影响下逐渐改变的过程。最后两句“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则是对秦相的感谢和承诺,表达了主人愿意追随秦相的脚步,学习其智慧,过上隐逸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