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爱月欲狂颠,脚踏花栏手襞笺。
那作常时挥彩笔,直须飞句上青天。
岂无剧笑惊山叟,应有妍词调水仙。
独我清宵尘滓甚,乱蚊声里汗肤眠。

【注释】诸公:指杨公济、吴仲源等一群文人雅士。爱月:喜欢月亮。欲狂颠:形容他们喜爱月亮到了极点。花栏(liá):花栏杆,指栏杆上盛开着的花朵。手襞笺(biē juān):用手指捏着纸笺,即写诗时的样子。那作:何须。常时:平日。挥彩笔:挥洒彩色的笔墨,即挥毫。青天:天空。剧笑:放声大笑。山叟:隐士。妍词:优美的词句。水仙:水仙花。尘滓(zǐ):尘土,比喻俗世的纷扰。乱蚊声里:在杂乱的蚊声中。汗肤:汗湿了皮肤。眠:睡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诸公之邀,于望湖楼上与吴仲源等雅集,因关所隔而未能成聚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言绝句,前后两两相配,形式整齐。

首联“诸公爱月欲狂颠,脚踏花栏手襞笺”,说诸公们喜爱明月到了疯狂的境界;他们踏着花栏栏杆,一手捏着纸笺准备挥毫泼墨,写诗作赋,把对月的赞美之情尽情地倾吐。

颔联“那作常时挥彩笔,直须飞句上青天”,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写他们的豪情壮志。他们哪里是在寻常之时挥动彩笔,而是要直冲云霄,写出惊人的佳句来!

颈联“岂无剧笑惊山叟,应有妍词调水仙”,写诸公们放声大笑,使山中的隐士也会被惊动,同时他们的优美词句会令水中的仙女也为之倾倒。

最后一句“独我清宵尘滓甚,乱蚊声里汗肤眠”,写诗人自己独自在月光下度过清幽宁静的深夜,感到尘世的纷争烦扰实在不堪忍受,只能躺在蚊声中入睡。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与诸公欢宴赏月时的豪兴和诗人自己的孤寂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