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蒙一顾重长安,从此时人洗眼看。
留艳徘徊供燕席,飞香迤逦上貂冠。
露苞含晓宜三嗅,风朵摇春似七盘。
便好移归东阁种,免教来岁隔栏干。
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赏西禅院牡丹之什(其一)
花蒙一顾重长安,从此时人洗眼看。
留艳徘徊供燕席,飞香迤逦上貂冠。
露苞含晓宜三嗅,风朵摇春似七盘。
便好移归东阁种,免教来岁隔栏干。
注释:
- 花蒙一顾重长安:指西禅院中的牡丹花受到了朝廷官员的高度重视。
- 从此时人洗眼看:表示当时的人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牡丹花,如同重新认识世界一般。
- 留艳徘徊供燕席:牡丹花的美丽足以吸引人们驻足欣赏,成为了宴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 飞香迤逦上貂冠:描述牡丹花的芬芳之气四溢,仿佛可以飘到人们的头上。
- 露苞含晓宜三嗅:早晨的露珠沾在牡丹的花苞上,使得花朵更加清新可人,适合多次嗅闻。
- 风朵摇春似七盘:风儿吹动时,牡丹花摇摆的样子如同七盘棋般美丽动人。
- 便好移归东阁种: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将这些牡丹移植到东边的花园中去。
- 免教来岁隔栏干:为了避免明年再次错过观赏的机会,今年一定要好好欣赏这些美丽的牡丹。
赏析:
此诗以牡丹为题,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首句“花蒙一顾重长安”表明牡丹不仅在长安受到重视,还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富饶。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牡丹的各种特质:从它的美丽外貌到它散发出的芳香,再到它在宴会中的重要作用,都体现了牡丹的高洁与优雅。最后两句则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将牡丹移植到更远的地方去,这不仅是对牡丹的喜爱,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保护。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